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案设计案例(优秀15篇)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案设计案例(优秀15篇)

时间:2023-12-15 08:16:30 作者:文锋

思想是人们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思索和反思,它是人的灵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写作。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1.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高中阶段,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尝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调查表明,90年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应付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5.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表明,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们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按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以即时通讯、博网博客、手机媒体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贯穿着学生和教师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网络的交互性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教学渠道。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多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在教室中进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今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渠道大大地拓宽,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课堂教育以外,还可以借助手机,电脑,连上互联网,随时随地地通过腾讯聊天、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传达信息,进行师生学习生活交流,或者进入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点击教学视频,进入论坛、贴吧发表言论,登陆微博、博客进行点击、分享、链接、互播等进行教学,再或者通过手机短信传达教学信息等。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学习,将政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同时,网络各学习资源的内部整合,也节省了教师的人力和物流。

2.2自媒体时代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和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对高中政治教师的媒介素养和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展开。而在自媒体时代,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超强认同感和接受能力,这让他们成为了自媒体最先的接受者、使用者。而网络技术水平差、新技术意识淡薄、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弱,敏锐性和观念更新不够的教师往往处于了信息劣势的地位。因此,对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媒介素养和教学素质成为迎接自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3.1调查方案及过程.....................15。

5结语....................26。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是通过对蕴含着教材内容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要求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结合自身感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能力,指导自身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必须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初一思想政治课讲的心理品质,涉及到许多心理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尝试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有助于化深奥为通俗,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教授《发掘创造潜能》时,我就运用了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我觉得运用这一模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所选案例要有典型性和普遍性,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举一反三、迁移应用。这一课重点是要弄清发掘创造力的方法,那么所选案例应能包含发掘创造力的基本方法。因此我注意选取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案例,突出了侯德榜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动手动脑相结合。在多媒体呈现案例时,对某些关键性的话语用红字加以“醒目”。讲完事例后加以迁移:在人类历史上作出某项发明创造的人都是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有成果。借助典型案例的分析,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发掘创造力的基本方法,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注意培养。

2、所选案例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讲到创造发明,学生往认为,创造发明是很伟大的事,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为破除这种想法,我选取了中学生创造发明的事例,同时结合本校同学参加学校、区获奖的情况,使学生明确人人都有创造潜能,树立自信心。

3、组织好分析讨论的过程。结合上课的经历,发现同学是很喜欢讨论这个环节的,但是有些同学并不是真正参与到讨论中,而是混在里面讲些无关的闲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要让同学觉得有话可说。在这课教学中,呈现三个典型案例,然后提出问题:1、案例中谁具有创造力?请说明理由。2、比较他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具有哪些共同点?请学生四人一组结合阅读课文,结合案例思考问题。这里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一般同学都能回答出一部分,但要真正弄清,就需要认真看书,找出两个问题的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就是分组讨论的关键。组织好分析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归纳小结及迁移应用做好铺垫。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以达到认知、情感、行为三结合和知识、能力、觉悟三提高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教授容易犯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条主义,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体现边教边学,边学边教的原则,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案例教学模式中也可穿插其他教学模式的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突出学生的参与,显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的好形式。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价值澄清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国当今的情形与美国当时的社会情形有许多相似之处: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互相融合和排斥,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价值澄清理论主要教给学生澄清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能力,使自己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意义重大。

1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澄清理论的代表拉思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同时,“价值观是不能也不应该被传授和灌输给某个人的”。这说明教师不可能直接把价值观当作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学生的具体想法,并给予相关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相对适合的价值观体系。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使其获得最好的、适合于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该理论认为“如何获得价值观念”这一过程比“获得怎么样的价值观念”这一结果更具有价值。因此,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人们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应该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阶段,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其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生活方式。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价值选择、学会价值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在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这一重大课题上,借鉴价值澄清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于有效地开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大有益处。

2.1“教会选择”与“学会选择”: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全球化时代,多元价值选择和导向使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任务等方面面临挑战。吴康宁教授指出:“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而“选择的过程乃是一种主体参与、主体适应、主体创造的过程。真正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从来就不是在一味顺从的前提下产生的,而是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学事实。学生若在校期间便学会在选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则日后进人社会,也就不易在种种道德冲突面前迷惘无主,因为他可以通过选择,坚持自己原有的、或确立新的更为合理的道德取向。真正面向21世纪的学校道德教育没有理由不着眼于这一点。”如今,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价值选择是人们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生存的世界已成为一个“选择的世界”。价值选择是当前社会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因此我国德育工作必须从强调知识的灌输与教会顺从,转到强调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上来。为此,“教会选择”,“学会选择”势在必行。

2.2“教会选择”和“学会选择”:高中阶段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选择是人一辈子都要面临的问题,学会选择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高中生来说教师“教会选择”和自己“学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其个体心理的发展呈现出:自主性、社会性、动荡性等特点。虽然高中学生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并且强烈主张选择权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进行合理的选择。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教会选择”和学生“学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

2.3“教会选择”和“学会选择”:信息时代信息多向传播的必要之举在信息时代,学生每天接受的信息日趋丰富,而且鱼龙混杂。传媒信息对高中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价值判断、选择能力?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依旧采取传统德育方法:一味强调管束、服从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面对这些挑战,高中的政治课教学必须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条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灵活利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进行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使学生面对情况多变、价值多元的社会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3高中思想政治课借鉴价值澄清理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我国学校德育在加强德育实效、培养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价值澄清理论。

3.1在内容上:正确认识相对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都客观上存在着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否则整个社会就有可能崩溃,人们的行为就有可能失范。价值澄清理论提倡的是价值相对主义,只能重视个人的价值观,不承认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思想的产生。当代中国正在面临着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如果学校忽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后果只能导致学生思想品质水平的下降,随之带来社会的整体不稳定。在教学内容中,一定要正确认识相对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核心价值观。

3.2在原则上: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立场问题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学生,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引导学生但是不能放任学生。“教师中立”是价值澄清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所主张与倡导的。所谓“教师中立”,一方面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任何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强加灌输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教给学生一系列不包含任何价值内容的澄清技巧;另一方面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价值信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带入教学中,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见,这完全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思维的放任与放纵。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3.3在方法上:正确把握自主选择与灌输的尺度“自由选择”与“灌输”作为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各有利弊。

两者相互结合,能起到较好的互补作用。首先它们的有利面在于:“灌输”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价值观,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价值标准;“自由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其实不利之处在于:“自由选择”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容易走入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怪圈;“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容易让价值观教育走向强制性教育。因此,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适度灌输和引导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对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提升课堂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著.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

[2]吴康宁.教会选择:而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适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0,12-13.

[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商务印书馆,1999:135.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36.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12月2日,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培训会合肥师范学院锦绣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培训会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发展规划与研究生处承办。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福建集美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省内外15所兄弟院校近100位教师代表和我校研究生导师、各研究生培养学院负责人、2016级教育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参加培训会。合肥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进华教授出席培训会开幕式,副校长曹卓良教授主持开幕式。

李进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合肥师范学院的办学概况和特色发展道路,以及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取得的成效,并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关心指导和兄弟院校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

培训会举办了三场讲座。活动专项组组长、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学敏教授作题为《从理论到实践有多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的讲座;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院长周润智教授作题为《教学案例的意义与结构》的'讲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系主任陈学军教授作题为《教学案例的标准与编写》的讲座。专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本次培训会是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更好地服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帮助院校了解和掌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案例编写和案例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组织相关专家开展“送培训上门服务”的专项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在自媒体时代,要想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义务。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可以将自媒体的知识融入到课本当中,或者学校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微机课教师以及政治课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可以对自媒体知识进行一些介绍和讲解,班主任开展班会活动,家长进行家庭会议时,或者对孩子进行网络活动或媒体传播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进行正确的媒体评价,媒体传播。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和能力,在面对自媒体时能够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正确的认识、选择、质疑、理解和评估。树立正确的自媒体观念,做个遵守媒体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合格公民,做个自媒体时代优秀的高中生。

4.2善用负面信息,精选教学案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教学案例的选取不要盲目的地排斥“负面信息”,而应用“疏”而非“堵”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走出“负面信息”的误区。我们首先要给“负面信息”正名。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只有好消息,坏消息的存在也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我们要正视问题的存在,然后找到问题的根源,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问题。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负面信息”。在面对“负面信息”时,对其进行背景和社会影响的分析,对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在面对学生对“负面信息”质疑时,要给予及时的回应,准确点评,正确引导,以免学生进入误区。再次,积极引用“负面信息”开展教学案例。很多时候利用“负面信息”远比正面信息对学生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5结语。

总结经验,以求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希望与同行们一起努力,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顺利开展。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素材把课本内容阐述的知识呈现出来,对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提升社会认知,升华价值取向有重要重塑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案例的选取却是一门大学问,如何才能选出典型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符合学生认知的案例,需要遵循一些原则。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认识,认为在案例教学时要把启发性和导学性、客观性和趣味性、时代性和方向性这几个原则有机联系起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高中生了解外界信息更加便捷,渠道也逐渐拓宽,不用电脑只要一个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关注社会动态,与朋友沟通交流。鉴于学生的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国际国内时事动态,各时各地大事小事的不断了解,教师在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上也应相应的有所改进和创新,应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与科技相关的“活”的知识。因此,基于以上情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联系教材内容,对自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对策,以望增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例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为例。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案例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可见,教学案例的恰当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案例选择;误区;基本要求。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和情境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践行新课程理念,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因此,案例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就以《生活与哲学》中“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以下称“本课教学”)为例,谈谈教学案例的恰当选择问题。

一、案例选择常见的几种误区。

1.为追求时代性而盲目求“新”

有些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为追求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不从教材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案例选择毫无原则性和针对性,看到新事件、新观点就往课堂中搬,学生无法看出案例与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面对教师的盲目灌输,学生只能盲目地接受。

2援为追求丰富性而盲目求“多”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搜集资料非常便利,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选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说明知识点,由于量大且面面俱到,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案例都只能蜻蜓点水般地提一下,结果是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学生既没有思维过程,也没有深切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显然有限。

3援为追求生活化而盲目求“实”

有些教师在教学案例选择中为追求生活化,从学生的身边入手选择案例,所选案例不加提炼,如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有效说明问题。

二、案例选择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援应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出版时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容易过时,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选择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当前社会热点的案例,以增强教学内容的鲜活性、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恰逢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天,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就选用了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现场视频,播放视频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该事件的了解回答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该活动是属于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判断依据是什么。由此很自然引入本课“实践”概念的学习。在讲解“实践的三个特征”时,仍以该案例为背景进行设问:“建造嫦娥三号探测器,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我们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造?”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不难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征”;紧接着,笔者抓住嫦娥三号发射时与以往不同的一个亮点,即“零窗口发射”(预定火箭发射时间与火箭实际点火时间误差不超过1秒),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征”;然后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靠团队协作完成及本次嫦娥三号登月任务只是探测器登月而无法进行载人登月”作为背景来说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应该说,可以用来说明实践含义及其特征的案例有很多,笔者只选用了刚刚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即“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这一个案例,并抓住其中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零窗口发射、是否可载人等大家关注的焦点、亮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的适时点拨,从而顺利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因教学案例富有时代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挖掘其中的新信息又燃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一个案例与多个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又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性。可见,鲜活的教学案例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援应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

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主题鲜明,最具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不是特殊的、独有的个案,并能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本课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目的”时选用了以下案例:

材料一:年11月13日,埃及人高迪运用新的分馏设备,在研究提取石墨烯的实用方法时,他发现了石墨烯许多优良的属性。由于这些属性,用这种方法使用石墨烯制造的电池可以在数秒内完成充电,且电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问:“高迪是怎么发现石墨烯有许多优良的属性?这说明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哪里?”

材料二:高迪的这项创新是电池与超级电容行业的重大转变。高迪表示,以石墨烯为原料的电池与电容将会广泛应用到电脑与电子行业中。

问:“这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哲学道理?”

这一案例非常典型,涉及的是科技创新的事例,主题明确,并且是永恒话题,该案例不会因时过境迁而改变其可利用的价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既能感受到其中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其中的.理论深度,选用这种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援应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应针对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实际来选择和编排,而不是根据上课教师自身的兴趣或听课教师的喜好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本课讲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仍以“高性能电池的研发”为话题选用了以下案例:

材料:在手机使用中,有人总是抱怨充电太慢,手机耗电量太快,所以很多公司与人在研究这一问题,并希望能突破这一技术。高迪在运用新的分馏设备,在研究提取石墨烯的实用方法时,他发现了石墨烯许多优良的属性,由于这些属性,用石墨烯制造的超级电容的储电能力是现有超级电容的两倍之多。这种电池的平均充电时间为30秒,而这短短30秒的充电时间可以让笔记本电脑工作数日,更可以让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工作数周。

问:“为什么我们对电池的认识能不断发展?从中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哲学道理?如何体现?”

上述案例虽是科技创新话题,但并没有超出高中学生已有知识范围,并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所设计的问题既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高不可攀,是建立在学生阅读案例材料与教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作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构建知识,从而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4援应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

从实验过程来看,实践是怎样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除了实践,科学理论、专家的观点是否也可以用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为什么?”

该案例形式新颖、实践性强、趣味十足,“这是真的吗”这一节目形式本身具有很强的悬念,这会刺激学生探究其真假的欲望,首先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又引入理科课堂中动手实验的形式,这种文科课堂罕见的活动形式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一下子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良性师生互动中很自然就能顺利实现理解主旨、领悟哲理的教学目标。

同样的教材内容所选的案例质量不同,教学效果会大相径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要学会选择教学案例。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教学案例要考虑诸多因素,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关注生活、观察社会,从学生实际及教材理论的具体情况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案例,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第一中学)。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注重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学之余,笔者总喜欢和学生们呆在一起:经常聊聊法制栏目的案例(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收看法制栏目);时就争论一下对刚才讨论问题的不同观点;学生们还常常向笔者“控诉”自己父母对他们所谓“学习上的摧残”;而有时笔者则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地享受着学生们围在自己身边吱吱喳喳地嚷着……学生们都愿意把笔者当成知心朋友,有了心事也愿意对笔者说。学生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感环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让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加深学生对问题、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1.紧扣教材,设计小品,创设课堂情境。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风雨中我在成长”这一节内容时,笔者挑选了3位自愿报名参加表演的同学,请他们表演这样两个情景:一是刚进入新校所遇到的挫折;二是当遇到挫折、情绪不佳时,如何分别使用好“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等调节情绪的方法。学生们在愉快的表演中、在认真的思考讨论中深刻领会到:生活中不只是阳光明媚,也有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美好的期待和希望,为了实现它,都要做出种种努力。

2.讲故事,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如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运用“认识改变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笔者补充知识,向学生介绍了一种有关情绪调节的abc理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讲故事《秀才与棺材》(甲乙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黑乎乎的棺材,甲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后,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最后名落孙山。乙秀才看到棺材时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有“官”才有“财”,这是个好兆头。乙秀才十分兴奋,最终金榜题名),然后让学生讨论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并得出结论:心态影响人的行为,直至产生不同的结果。消极心态往往致人失败,积极心态往往使人成功。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对引起不良情绪事物的看法,以致改变我们的不良情绪。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abc理论:a即事件,b即想法,c即情绪、行为。

总之,设计教学情境是现代化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而“情境教学法”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应积极研究、努力探索,争取创设出适合于每一课的教学情境。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现代案例教学法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在西方的中学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很好地借鉴到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好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实际精选案例,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有力的铺垫。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选用需要遵循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坚持以服务课堂知识为主,启发性和导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用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情班情,来进行科学选用。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那些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关联度高和符合学生社会认知、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案例,来为学生预留出知识构建和思考的空间,体现出课堂教法的启发性与导学性特点。

在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抛出都要求能快速地构建案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构建、情境认知、情境反馈最后达到情境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中因思想触动而启发,因认知升华而导学。所以,案例选取的视角和问题导入越能诱人深思,就越能给学生留下宽阔的思维空间,就越能让学生产生情境共鸣,教学效果就越好。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教学中选用的案例由于不够科学谨慎,案例要么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甚至有的连解释和补充说明的功能都不曾具备,只是对所宣讲理论的简单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化复述,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它的内涵在于启发和导学,所以我们要在立足于课程知识,通过具体、翔实、典型、生动的案例材料的呈现,使学生快速进入某种问题的特定情境之中,与情境共鸣。通过有层次、有梯度、有张力、重认知感知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导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案例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升华学科知识。

二、坚持实事求是为主,客观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原则。

案例选用可以在电视新闻、报纸期刊、网络媒体、学生生活中遴选能够反映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客观、真实、趣味的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有话说,说出的话有深度,才能更真切地结合理论知识深化理解。教师切忌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捏造一些事件或呈现网络中一些没有依据的事件作为案例素材,或者选用庸俗、反面、血腥、极端、腐朽的案例素材,因为这样的素材虽然能在一定意义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会误导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真实看法,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所以选用的案例要具有理论指导性、实际操作性、客观真实性和趣味性,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课堂案例的选用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管新课标思想政治教材在编写上力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融合,但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概念还是显得抽象,特别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讲解更需要用一些具体、思辨、趣味的案例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因此,在案例的选取上在坚持客观性的前提下,突出趣味性就显得更为必要。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选用的案例呈现方式也要灵活多样,如文字的、数据的、图表的、影像的等等,特别是影像资料兼具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可以选用电影电视片段、纪录片、采访、动画等多种呈现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参与,其趣味性更加突出。

三、坚持以传递正能量为主,时代性和方向性结合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用要紧跟时政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彰显时代精神,紧跟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释放、传递社会正能量。案例应彰显时代的主题,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贴近当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认识重塑实际。比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反腐、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生态文明、政治体制改革、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光盘行动、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等富有时代气息、彰显时代发展主题的素材,不光能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还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加关注社会,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还能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鲜活地理解课本知识。对政治课而言,这些鲜活的、时效性突出的案例更加真实,且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用是一项讲原则、讲技巧、讲艺术的系统工作,它需要教师在案例选用时,将启发性与导学性、客观性与趣味性、时代性和方向性这几个原则联系起来,系统运用,科学遴选,巧妙呈现在课堂环节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情趣。“感人心者,近乎于情”,案例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开放交互的教学平台,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彰显思想政治课的育人魅力,传递、释放思想政治课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祥得。案例教学法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中的应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05)。

[2]蒋彩虹。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案例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2(11)。

[3]胡若曦。探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原则[j]。新课程:下,2012(08)。

作者简介:邓正立,1982年出生,男,一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课微课教学开发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注重教育性和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即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讲求实效。为此,必须立足于“两个结合”。

一、结合改革开放的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有新意。

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神州大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当今不少小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却不懂得改革开放的优越性。因此,思想品德课必须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向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使其具有时代特色。

如在教“走强国富民之路”一课时,老师事前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问爸爸妈妈自己家里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哪些边货,添置了哪些家用电器,并组织小记者采访和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了有关政府人员,请他们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市场的变迁从里到外,由小变大;个体户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此外还访问了农场厂长,养殖专业户等。通过调查对比,学生深受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典型的人和事都富有教育意义。

二、结合农村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有特色。

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学生基本都是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思想品德课要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要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种田要讲科学,养鸡、养猪、养鱼也要靠科学。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如在教《走科教兴国之路》一课时,除了运用课文中的事例外,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讲科学收益和因不讲科学而受害的事,使学生杂正反对比中提高认识。如有的同学了解到一个农民看不懂药瓶上的说明而配药过重,使小麦枯死了一大片。结合类似的一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另外,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导之以行。结合农村实际,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农科活动。如与养殖专业户挂钩,让学生认识各种农药作物病虫害症状,学习植物保护知识等,并从中学习科学养殖技术。

总之,在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联系,挖掘更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作铺垫,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作者:刘玉妙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长古城乡白沙中学,河北,唐县,07235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18)分类号:g621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适应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注重教育性和实效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体悟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体验,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域的充实提高,在体悟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任务。教师要把体悟教学的理念贯串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这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在每个环节中围绕如何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体验感知,更充分深入地反思感悟中去设计。只有做到环环紧扣,才能真正把体悟教学落到实处。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全面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经验水平、心理状态、道德意识度、家庭环境及其他特殊因素等。关注学生的知识现实――重组整和。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政治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贴近,让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已有知识构成,否则就会重复劳动,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对求知的兴趣,学生就会觉得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课。

2.把握不同学生的知识构成,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评价课堂的有效性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我想更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把自身潜在的可能创造力,转化为显性的现实的创造力,让政治课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更加的有趣、生动、有致。

3.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找到教学的突破点,展现亮点,理清教学流程。在抓住教学主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搜索整理资料,由于现在资料的来源十分广泛,在整理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原则:典型性、针对性、趣味性。

二、课堂教学阶段。

1.呈现目标阶段:创设情景,激趣示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展示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体悟意识的重要手段。因为学生的体悟意识集中地反映其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即学习动力的大小。教师必须借助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需要,看成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是看录像、图片,故事引趣法,也可以是让学生表演小品。激趣示标即是通过内外动力的整体激发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专注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经验和诸多研究表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特性。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免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之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

2.反馈质疑阶段:引发质疑,启发思维。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过程性需要的诱因。如何引发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冲突,是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辩论,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探究。以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疑质疑,深化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初读教材中问思,从理解教材知识的不同角度问思,从分析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中问思,从模糊内容的比较中问思,围绕社会热点,疑点问思,自觉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本领,播下创造性的种子。同时,课堂中做到充分发挥设问的功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综合系统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此外,还要帮助纠正某些不良的思维定势,思维习惯,解放学生的思想。

3.参与讨论阶段:小组合作,加强交往。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构成的差异,导致学生个体的认知冲突各不相同,如何在某一问题形成共识,单靠教师的说教,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就一些重点的、热点的问题激发学生讨论、辩论与对话。在一系列的讨论、辩论与对话当中,教师的讲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讲课了,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的参与和思考当中,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实施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加了信息的交流量。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将课堂上的单向反馈变为多向反馈,它为每位小组成员创设了均等的发表意见的条件,还增加了每位学生的发言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讨论最大优势体现在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间交流,做出完整的、深刻的结论;合作的成功体验也常常产生在这里。在合作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语言表达、协作合作),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4.点拨精讲阶段:及时释疑,精讲总结。成功的经验表明,思想政治课导入要简洁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切忌拖沓偏题;结尾要精练,教师只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或提出希望即可,切忌冗长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教材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所以,教师的讲解,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即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自由。问题的质与量和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体参与,问题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层次,要在问题之间留有足够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少教师尽管用边讲边问的教学方法代替了满堂灌输,但由于问题设计不合理,反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有艺术地提出问题,甚至让学生提出较好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好问题。

三、课后巩固延伸。

课后实践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主体参与进一步提高的理想场所,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指导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学习了《竞争?合作?》一课,就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加强合作;学习了《爱在屋檐下》,让学生在家中孝敬长辈,以报三春晖;学习了《友好交往礼为先》让学生开展争当“中学生礼仪形象大使”活动,在活动中,使礼仪规范融入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中……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只讲授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信念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教给学生如何操作的方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特点,对学生加以指导训练,学生本人参与其中,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使其不仅能牢固掌握知识,还能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自觉行为,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运用政治课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这正是思想政治课的归宿。

发表于全国教育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关系列国家命运的大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高中阶段,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尝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调查表明,90年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应付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5.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表明,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们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按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