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写作 > 初中生读后感 > 照耀中国读后感(通用12篇)

照耀中国读后感(通用12篇)

时间:2023-12-20 23:54:52 作者:QJ墨客

读后感是我们通过阅读与作者展开对话,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思考和感悟,是读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作者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军队如同一道长城,连绵不绝,使中国红区宛如一座孤岛,可作者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越过那道长城。他并不了解中国红军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他可以把非议置之度外,勇敢地踏入这片土地,在这条路上,他遇到许多困难,白匪军的追杀等,但他终于排除万难,开始与红军接触,把他之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文中的作者遇到问题时,他选择去探究,去试验,直到自己了解真相,他不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但我就没有这种毅力,我遇到问题时,很轻易地放弃,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择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做任何事总是缺少那一份勇气,一份毅力,使我很难做成功一件事,因此我的成绩也很难提高上去。

以后我必须改掉自己的惰性,以文中的作者为榜样,学会勇敢,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弃,坚持到底,多一份探究的劲,使自己不断完善,做一个男子汉,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做一个像作者那样勇敢的.人。

600字5。

我是第一次看这一本书,看的时候是挑选了一些看起来比较吸引我的章节,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首次记录了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平故事,以及这场鲜为人知的革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见性的。斯诺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是因为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这本书的地位,不仅仅是处于政治与回忆录,更是一本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斯诺以一个美国人角度讲述了中国的情况,这本书中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些美国社会的色彩,但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更加了解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难处与存在哪些巨大压力,我之前一直认为中国在抗战时期打仗是十分容易的,小时候看地道战,地雷战,感觉小鬼子特别傻,踩个雷就上天了,实际上战争是十分残酷的,所以,我们更不能忘记以前的屈辱,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的强大是来之不易的,是来自那些有着高尚奉献精神的革命烈士们,我们要去敬重他们,纪念他们。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xx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主席、周总理、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主席的:“然而毛主席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总理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主席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持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这本书里一名美国记者——斯诺,给我们讲述了他在中国时发生的事情。他跋山涉水,找到了毛主席,并且打听了红军在这里的名声,同时听毛主席讲述了他生平的伟大事迹,斯诺知道了,红军的由来,长征的控股和艰难与国民党打仗时的战术与手段。斯诺在红军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同时对红军有了深刻的印象,开始简单的留念这里。

在地主阶级和剥削者眼里,红军就是无乐不作的坏人,天天坏着他们的“好事”,在农民和普通老眼里,红军就像整个世界的就行,不断帮助他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这就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眼中对红军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坏人眼里,红军是坏人,在好人眼里,黄金是好人,这就突出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红军的帮助下,人们会越来越好,不断完善自己,但是红军的帮助在坏人眼中变成了压迫自己的势力的力量,于是自己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接受了制裁。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从序言中得知,《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西行漫记,让我看到的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未来不断拼搏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并将激励我们一直向前!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在陕西北部群山环抱保安,出生了一位乱世豪杰。他虽只是个中农的儿子,但他却为穷人们带来了希望。而他就是刘志丹。

他虽是出身于中农家庭,但他却有着不同的抱负,为这些百姓做出贡献。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与老蔡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倘若我从未选择过信仰,我将在黑暗中苟延残喘。

——题记。

从小开始就对好人与坏人有一个清晰的辨识,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帮助他人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伤害他人的人是坏人。可长大后才发现,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愿意为了信仰付出自己,付出所有的人,就是一个伟人。

最近看完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心潮澎湃,才明白,是什么可以指引一个人去追寻光明,原来是信仰!

斯诺的语言朴实真诚,没有过多的`修饰性词汇。他不仅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而且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人民抗日剧社、长征等。让我们知道,尽管生活坏境十分艰苦,生存条件十分艰难,可人们却仍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如此乐观?是什么在坚强地支撑着他们?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当国民党举起屠刀屠杀共产党的时候,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当共产党人辗转于被围剿被消灭的各个战场时,也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

斯诺一个外国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冒险,而且是生命危险去找寻红色足迹,亦是信仰。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共产党人点燃的星星之火才终成燎原之势;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社会主义中国最终才可以站上世界的舞台;正是有了这种信仰,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但愿以后我们仍然像曾经那样,像一个孩子,有一颗星,有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我们灰暗的心灵。毕竟,有信仰,谁都了不起。从未接触过光明的人,才会如此执着于光明,执着美好的日子。上帝是如此的公平啊!他使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在在暂时的光明中选择信仰,燃烧自己,发光发热。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都要努力的去追求,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把握当下,不忘初心,用正确的方式活出属于自己最灿烂的瞬间。足矣!在这一瞬间,主角是你,阳光将撕裂云层,降临到大地,只为让所有反对你信仰的人见识到你自己信仰的力量!倘若我从未有过自己的信仰,那么我将永远不可能活出自己最灿烂的瞬间,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万劫不复。

返回目录。

红心照耀中国读后感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基础,完成了本书的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的记者,斯诺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1936年,斯诺孤身一人前往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危险、最凶猛的时期,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

在这本书里,感受到斯诺笔下的毛主席是多么和蔼可亲,宽厚大度,勇敢无畏,让我感受到毛主席爱人民,爱社会的感情,为祖国强大起来做出巨大贡献。红军的军队是铁打的,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红军的兵官,从不把自己当做领导,不端起领导的架子,以身作则,把自己与士兵放在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红军的长征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惊险万分,无论是四渡赤水,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都显示出红军的有勇有谋。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让我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知。

文档为doc格式。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一九三六年,埃德加.斯诺怀揣着对中国革命的无数问题辗转进入陕甘边区冒着危险快过白色区域,第一个进入红色区域采访。在这里他采访的对象既有开国元勋也有平头百姓,了解他又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红军总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向西方说明红军真实的'生活。

一九三六年十月第五次“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为摆脱国民党的包围和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了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红军一方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月抵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一九三六年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一方面军会师,这样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了。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的努力和奋斗,更离不开毛泽东等领导的带领。

让我们弘扬而又学习这种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我们从来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如今山河虽已无恙,但读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内心震动。

地势险峻。

“峡谷中岩壁屹立、河道狭窄、水深流急。”

“有时要爬几千英尺高,有时又要下到涨水的河面。”

红军赤着脚在峡谷、泥泞中蹒跚而行,他们不是神是人,却承受着如此恶劣的环境,那是怎样一股信念去支撑着他们?长征难,难于上青天啊!

再看敌人的围追堵截:

“敌军也用机枪进行还击。”

“铁索上原先铺着厚厚的木板被拆掉了。”

为了革命的胜利,熊熊烈火在所不辞,这就是红军精神。敌人的穷凶极恶,改变不了赤胆忠心;死亡可以摧毁肉体,但信念永世长存。

最后,来看精神上的压力:

“他们不能放慢脚步,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放松懈怠。”

“胜利就是生命,失败必然死亡。”

怀揣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国家复兴的志向。不想输也不能输!正是这一股力量带领他们甚至全中国走向前端。

长征路漫漫,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李佳阳)。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一部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作者,来到中国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身处其中的经历的触发了他当时写作的愿望。

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韧不拔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忙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但是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已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铸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决不退缩。

在这本书里,彭德怀长辈的外貌书中开始以为他是一个严肃不爱笑的`狂热领袖,但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距,它实际上是为健康,乐观的人,在战争中冲锋陷阵,身经百战,只有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说话以及言行举止也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作风,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谁都不能用自己的直觉去判断他人的外在?甚至内心你还是要用心去体会,去了解他人的故事,了解红军战士乐观坚毅的内心。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至于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见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就表现出了对这种有政治偏向的书的厌恶,而当我打开它时,我终于明白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色中国对中共各级领导人及农民、工人等民众的采访与观察,以及对红色中国的评价。

在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红军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经历风雨,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斯诺遇见的第一个红小鬼是一个号手,只有十五岁,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带着一顶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的号手可是一点也不“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看起来精神极了。这样一位“红小鬼”却是已经当了四年红军的“老红军”了。这个孩子说他小时候被红军帮助过,那时他就发誓要参加红军。十一岁,他参加了红军,虽说只是吹号,但他作为一名军人,是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与精神啊!他的年龄与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却是许多同龄人都做不到的,他们中的某些人还上前线打仗,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勇往直前。这样的“红小鬼”,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历史事件就是红军的长征。红军的长征是迫不得已的,红军为了避免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向西北长征,分成了西、南两个纵队,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出发了。红军在努力下终于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队),余下的部队则留在江西继续抗争国民党。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之后,就开始走向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本次长征共有两万五千里长,在这途中,有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们,然而红军一直在往前,从未后退。这也是红军的长征是军事伟大的业绩之一的原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乃红军气概。恰如斯,他们才走完,六千英里遥遥长征路,虽坎坷崎岖,但他们终望见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正西风落下长安,飞鸣镐。”的战争年代,他们知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毛主席的誓言,亦是红军战士的誓言。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团结一致的胜利。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特别的书,这是一名外国人作为记者的身份写下的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工农红军用用智慧和斗争战胜蒋介石。

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长征,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读了这本书事物的心中充满敬佩之情,同时还有对红军们的同情,他们的食物不足,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这些都是我们从未经历的,我们不敢想象那艰苦的'日子,现在我们衣食无忧,这些事我们不敢做,红军们却习以为常。

红军们的脚上有许多惨不忍睹的血泡和老茧,可见他们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现在的人们一出门就是开车,有几个人脚上还有血泡,有几个人脚上还有老茧,他们在这艰苦的路上,虽然倒下的有很多人,但他们相互扶持,绝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队友,这精神是难得可贵的。

红军们的乐观,坚持,互相扶持,是他们长征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的成功和吃的苦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