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初三教案 > 教师教案课型(专业19篇)

教师教案课型(专业19篇)

时间:2024-04-20 16:16:02 作者:雨中梧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备课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0:通过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师节教案

孩子们刚刚升入大班,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年是他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和老师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老师有更深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尊敬老师、爱老师的情感,我教学了本次主题教学,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感受教师对自己的爱,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爱。

1、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教学的照片。

2、制作小礼物的材料:彩纸、彩带、水彩笔、各种废旧材料等。

3、幼儿画册《社会》。

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萌发幼儿热爱教师的情感。

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

一、教师提问,请幼儿讨论,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组织幼儿回忆从小班升到大班以来的一些难忘的往事。以及和老师们发生的难忘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

1、出示老师和幼儿一起教学的照片请幼儿欣赏。

3、小朋友现在有了那些本领?这些本领是跟谁学来的?老师为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4、除了班上的老师,幼儿园里还有哪些人关心照顾过你?

三、讨论:老师把爱都给了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在老师的节日里应该给老师爱呢?

幼儿阅读画册《给老师的爱》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讨论。

(1)老师怎么了?为什么会咳嗽?

(2)小朋友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老师?老师会怎么想?

(3)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老师的?

四、制作小礼物表达对老师的爱并送上祝福的话语。

1、在教师节,我们应该怎样向老师表达爱呢?(说祝福的话,送给老师小礼物)。

2、幼儿制作小礼物,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五、幼儿赠送礼物,并与教师一起演唱歌曲祝福教师节日快乐。

六、总结:

在不知不觉的音乐声中已临近了我们班会的尾声,九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我们最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系学子之心;她们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节教案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九月十教师节做贺卡表感激。

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一)导入教学: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教学,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节教案

童谣游戏法。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九月十教师节做贺卡表感激。

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一)导入活动: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活动延伸: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家园互动: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活动,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注意事项: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节教案

1、让孩子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培养幼儿从小尊敬老师的美德。

2、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画画,制作手工的形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教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1、各班主任制定本班活动内容与形式。

2、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

3、幼儿早已学会儿歌《老师本领大》。

4、大班,中班制作花,小班,小小班提前一天在家和妈妈一起制作花]。

20xx年x月x日上午。

一、各班在晨间谈话环节中,以“教师节”为主题,展开谈话活动。

二、第一节活动课。

1、用儿老师本领大引出主题。

以前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老师本领大》,我们一起说一边。

老师本领大。

老师老师本领大,

会折纸,会画画,

唱歌跳舞顶刮刮,

我们大家都爱她。

我们大家都爱她。

2、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咱们中三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5、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

三、第二节活动课,全体幼儿在操场上集中,由老师主持开展庆祝教师节《我爱老师》活动。

1、祝福送老师:

(1)爱要大声说出来。

(2)大班幼儿代表讲话。

2、爱心手工送祝福。

(1)大班幼儿献画活动。

(2)中班幼儿献爱心活动。

(3)小班幼儿献花活动。

3、深情拥抱爱升华。

(1)与身边的老师拥抱,亲亲你爱的'老师。

活动结束后,各班整理作品。以画展,主题墙的形式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师节教案

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同学们尽快全面健康发展。

感恩教师,用心去体会教师的辛劳。

1、提前布置学生在班会上送给老师一句话作为节日礼物。

2、网上下载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老师赞歌。

3、黑板设计美术字及绘图“谢谢你,老师!”

4、邀请各任课教师。

1、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音乐结束后,导入班会主题,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者引导学生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

请同学们登台向大家讲述关于老师的故事,最好讲自己经历的事情。师生鼓掌。

二至三人讲后,主持者倡议全体起立,向教过自己的老师齐声说:“谢谢你,老师!”

3、主持者过度话题,由教过自己的老师到现在的老师,扩充到全国所有的老师,引导大家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

转入诗歌朗诵。

朗诵,电脑配乐。

4、主持者推进活动,由歌颂老师到在节日里送给老师一句话。所有同学按次序依次起立送给老师一句话。

5、主持者总结发言,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把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化作实际行动,见了老师问声好,课堂注意听讲,勤学好问,尊重老师的劳动,让十六中雄厚的教师资源为同学们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插上翅膀。

6、请任课教师发言,对同学们提出希望。

7、班主任发言。(作为机动内容安排)。

8、班会结束,全体合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教师节教案

1.了解幼儿园了解园长,会计,保健老师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培养幼儿尊敬他们的情感。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运用多种手段反映出简单情节,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活动主题。

1.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幼儿就怎样访问进行讨论,教师帮助归纳。

二、中间部分。

(一)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

(三)采访活动。

1.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采取自荐和推选相结合的方法,选出组长。知道组员要服从组长的指令。

2.由组长带领组员去访问,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跟随他们去,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完成采访任务。

3.访问结束,幼儿有礼貌地献上一朵大红花,表示大家对老师的敬意。

(四)交流访问的结果,并进行小结。

1.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组长互相叙述采访的结果,其他组员补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2.小组代表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小结出: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学习,生活得这么好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辛勤地劳动。我们要尊敬他们。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分为两组,将老师每天要做什么和如何尊敬老师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教师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了解园长,会计,保健老师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培养幼儿尊敬他们的情感。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运用多种手段反映出简单情节,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教学主题。

1.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引发幼儿参与教学的兴趣。

2.幼儿就怎样访问进行讨论,教师帮助归纳。

二、中间部分。

(一)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

(三)采访教学。

1.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采取自荐和推选相结合的方法,选出组长。知道组员要服从组长的指令。

2.由组长带领组员去访问,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跟随他们去,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完成采访任务。

3.访问结束,幼儿有礼貌地献上一朵大红花,表示大家对老师的敬意。

(四)交流访问的结果,并进行小结。

1.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组长互相叙述采访的结果,其他组员补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2.小组代表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小结出: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学习,生活得这么好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辛勤地劳动。我们要尊敬他们。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分为两组,将老师每天要做什么和如何尊敬老师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教师的教案

1、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

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

能主动发现多音字,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有关天气的谚语,读读认认关于调料的字、词语。

5、拓展延伸:

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的本领,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4课时。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机器人还能帮我们干什么?展开想象把你想象发明的机器人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明。如果对谁的发明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探讨机器人的本领。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明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不过,想真正发明你们想象中的机器人,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技能,长大后让想象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机器人,孩子们的发抿创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想象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明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篇想象作文。

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

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三、读读背背。

1、导入:

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杜郎口三种课型教案

我到杜郎口中学学习的一周,使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想在课堂的具体实践。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杜郎口中学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这种教学模式使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就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来讲,颇有感受。

学习杜郎口,最大的收获不是课改的新理念新模式,而是我们身边的教育所缺少的课改实践,因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直是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我校改革虽已初具模型,但我们是刚刚起步,有些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带着取经的心态,我走了进杜郎口中学。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老师作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中,看到这些你就会相信,新课改的实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将会更加自主高效,让课改不再成为一个口号,让教育理想成为现实。初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楼,感官上有点乱。随着熟悉的铃声响起,学生们进入各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我们一批批相继进入各个班级听课。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者们满满地挤在教室中,学生没有听课人多,我们以为我们会打扰到人家的正常教学,但实际上,可能是杜郎口已习惯了众多的取经者的顶礼膜拜,他们对我们的驻足表现的镇定自如。一如既往的大方展示,声音洪亮,展示大方,板书漂亮。真正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是绝对的主角,老师只是导演,是幕后策划者,是牵针引线者。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有两点。

其一是杜郎口的学生胆子大,敢展示,会展示。

无论是我所听的英语课还是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化学课等,每一节课中,学生都活跃于黑板与讲台之上,展示的人数多,参与度高,甚至有时是人人参与,学生敢讲,会讲,讲起来头头是道,尽管也会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还有就是学生的板书漂亮工整,俨然经过严格训练的。这些也与我们的课改一些启示,要想真正将课改进行到底,必须扎扎实实的从小学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有主角意识,学习的事,学生说了算,老师只是配角,是辅助者,是拐杖。而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意识没有真正的转变,学生把自己定位为被学习者,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学习的事,老师说了算,习惯于老师们讲,他们听,老师安排好一切,他们习惯于老师的安排,甚至依赖于老师的安排,否则他们就无所是从;老师也是没有角色转变意识,老师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于是乎老师一遍遍反复强调,强化记忆,生押活塞。尽管如此,学生仍然不会,于是乎经常听老师们发出感慨:“这个问题我讲n遍了,学生还不会,笨死了!”面对这样的老师和学生,课改怎能不艰难!就此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的课改中必须把学生的培养抓好抓实,这种培养应是系统的培养,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板书,展示能力全方位入手,这样下来的培养工作将会很繁杂,依托的人不能仅仅是小学部,而应该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学科组长带头,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这样下来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其二是杜郎口的老师的放心。

这也是让我们最汗颜的地方,人家的老师怎么能想得开呢?人家怎么就大胆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呢?杜郎口的课堂,老师真正做到了放手给学生,一节课下来只看到学生的雀跃展示,老师的身影只是夹杂于学生之间,适时点拨、穿引。一节课下来,学生快乐盘点,老师幸福离开。而我们就因角色转变不够到位,我们在上课时,老师不放心,老觉得学生讲的怎能比老师好,老师讲学生都听不进去,何况学生呢?在这样转变的过程中,我曾经很痛苦,课堂不让讲了,我在课堂上显得很无力,程序不熟悉,上课头脑就断电,一节课下来觉得自己的课简直糟糕透了,第一次上课改课,走出课堂,有种想哭的感觉,多年的老教师了,突然不会上课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心底否定了自己,有种找不到位置的感觉。后来试着放手给学生,自己从课堂的主宰变主导,学生做主角,在这其中也有很多惊喜,这种惊喜是学生带给我的,发现学生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让我侧目,学生的很多思想火花让我收获很多,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快乐。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仍在很多问题,目前我校的课堂我觉得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有形有质,第二类,有形无质,第三类,有质无形,第四类,无形无质。归结原因还是自己不能彻底放手给学生,还是不放心。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分为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模块-----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大容量的课即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其实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预习,他们也上晚自习。这样展示课上学生就能好好表现了。

展示模块------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先组内后全班的展示和交流。相互检查评比,提高教学质量。

反馈模块------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杜郎口中学的这种自主课堂主要源于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地知识体系和网络,充满热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总之,学习杜郎口,我们缺的不是理念,而是杜郎口的一种精神,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还给学生之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要想发挥孩子的智慧,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师们都在不断充电、学习来提升自己。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一样的责任感、迫切感和危机意识,学习他们敢于动手、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这是我在杜郎口中学学习后的一点体会,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学校、更为自己添砖加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的教案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桔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提高训练。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综合训练。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填空。

()大约重1克()大约重1千克。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7千克500克=()克23千克-15千克=()千克。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克——g。

1千克=1000克。

教师的教案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单元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加对诗歌的`兴趣.过程与方法,策划、活动、交流、评价、总结。

教法:组织、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活动。学情分析。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教师的教案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b.积极乐观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教师的教案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课型教案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新教师教案

新,并不仅仅指年轻,更是指一种新的力量,新的活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

年轻就是资本,但年轻是学习知识和打拼事业的资本,但不是放纵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何况是一个普通的管理者。但需要记住:上帝能够原谅的事,社会不一定会原谅;管理者能够原谅的事,老板(家长)不一定会原谅。你将生活在现实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大学和天堂。

无论你的过去是如春花般千娇百媚,还是如秋草般枯萎,他们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一份小调查:

做教师和学生们在一起能求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我喜欢。

我喜欢做教师。因为。

1、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真、善、美是每个人的追求,我们有这个有利条件啊!

2、还有就是教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不亦乐乎?

3、有寒假、暑假、双休日,呵呵,多少人羡慕啊!

我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虽然我曾经从教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我得到了不少鲜花和掌声,但是我付出的,远远比得到的要不知多多少倍。

而且现在的孩子也不好教,说不得,打不得,轻不得,重不得。

当老师给人的感觉是清贫,木讷,没有潮流感。

做教师你快乐吗?

二正确处理与幼儿的关系。

你的学生喜欢你吗?

你的学生尊敬你吗?

学生喜欢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1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

2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它会赢得认同、欣赏和合作。请你记住:不尊重朋友,你将失去快乐;不尊重同事,你将失去合作;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不尊重长者,你将失去品格;不尊重自己,你将失去自我。

我痛恨一切只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

——歌德。

当一个孩子向教师诉说:“老师,他们又打我了”之时,你能从中听出什么?

他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保护。

他的情感:焦虑,愤怒,不满和失望(上次他们就打我了,老师为什么不管呢?)。

他的思想:打人不好,打人者应该受到惩罚(最简单的公平正义的思想)。

他的疾病:孤独,恐惧,是精神和肉体的弱者。

他的个性:懦弱,温和,不合群,依赖心强。

他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对立(班级里面出现了非正式群体,产生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和谐。)。

一个孩子因偷超市的东西被抓后,被送交学校处理。下面是辅导老师的咨询过程:

辅导老师:听说你偷了人家的东西。

学生:嗯……。

辅导老师:你偷了多少?

学生:我拿了5罐果汁。

辅导老师:拿那么多作什么?

学生:我要拿去请同学喝。

辅导老师:为什么要请同学喝?

学生: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想请他们喝了果汁,他们就会和我玩了。

辅导老师:要请同学喝也应该用钱买啊,怎么能偷呢?

学生:我没有那么多钱。

学生:知道了。

辅导老师:好了,赶快回教室上课,以后千万不要再偷别人东西了。

五步计算。

这是一道5步计算题,学生做错了,班级里发出一阵笑声。老师很认真地停下来,问学生:请大家帮忙看一下,哪几步做对了?一步、两步、三步、四步,请大家为做对的四步鼓掌。

做错的学生也抬起了头。

“很可惜,最后一步做错了。成功与失败仅一步之遥呀。”

善歌者使人记其声。

善教者使人记其智。

对孩子的态度。

1接纳和平等。

2专注和警觉。

3鉴赏和学习。

4执着和冷静。

5参与和体验。

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1.我的定位在哪里?

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2.完全的接纳自己。

无知者无畏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请你记住:不要用无所谓的态度原谅自己,对待一切,那会使一切变得对你无所谓,也会使你成为一个无所谓而又无所成的痛苦的边缘人。

3.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经心理测试证明:下列图片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美国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他看到的图片是高速旋转的,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则看到的是,这幅图片是静止的。

教师歌教案

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光荣和辛苦,并通过言语与行动等为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做一个尊师爱师的好学生。

xx年xx月xx日下午。

多媒体教室。

1、准备好文艺节目及道具等。

2、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一台,有关乐曲磁带一盒。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送节日祝福。

全体学生整齐响亮地向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3、叙师生情谊。

学生分别上台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难忘的事,或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4、向老师献礼。

(1)独唱:《采一束鲜花》。

(2)朗诵:《园丁颂》等。

(3)游戏:学生比划老师猜。

(4)舞蹈:《感恩的心》。

(5)小品。

(6)大合唱:班歌《我爱我家》。

5、表自我决心。

每天我为老师倒杯茶;

每天我为老师捶捶背;

每天……。

6、班主任致辞。

7、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三课型教案

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

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

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

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

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

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教师用领“读”的方式,加以辨析,由形到声,声入心通,带领学生不断深入作品。)。

四、读诗之手法。

(一)请学生分享初读时勾画出的打动自己的诗句。

学生勾画圈点集中在每一节第二句,还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等处。

(二)重点品读四个比喻句。

ppt展示四个比喻句(略)。

1.展开想象,说说对这四句诗的理解,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明确:四个比喻句分别表达了对母亲的想念、对新娘的思慕、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祖国的深沉的爱意。

2.四个比喻前后顺序上的安排有什么讲究。

明确:步步扩大,层层深入,节节升华。

3.联系诗中的“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体会这些词语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的用词拓宽了空间,诗人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阻隔,时空迢遥,可望而不可即,痛苦思念。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的泥石流,但是作者用四个比喻,让这种复杂的复调的情感具象化,化抽象为具体,表达自己的乡愁。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对妻子的思念,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是希望台湾早日和祖国团圆的热切期盼。读完全诗,我们受到感动。

五、读诗之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一般都是名词性的具体事物。这四个比喻句的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就是意象。

(一)用其他的事物来替换诗中原来的喻体,仿写一个新的比喻句(诗中其他语句可以稍做变化)。

教师示范:小时候/乡愁是一封薄薄的家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节,仿写一个小节中的比喻句。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及时判断,指出其正误优劣,相机指导;全班交流。)。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辆旧旧的自行车/我在后头/母亲在前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场旧旧的电影/我在外头/记忆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薄薄的照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不恰当的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长长的信纸/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长长的”不符合原诗意象前修饰语的语境。

长大后/乡愁是一封薄薄的信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信封”与原诗第一节“邮票”重复,没有显示原作不同生命阶段意象选择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后来啊/乡愁是一张黑白的遗照/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点拨:过于直白,让读者一览无余,不够含蓄。可以换成“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镜框”。

(二)组织学生讨论将改写与原作做细致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原诗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创造、意象选择的精美、分寸把握的匠心。

小结:原作意象选择得精美圆熟,鲜明突出。意象前修饰语对意象的反衬,形成情感表达的张力: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把意象写得小巧精致,那份浓浓的乡愁却在小小的意象中自然流露。邮票小小,思念深深;船票窄窄,情愫长长;坟墓矮矮,痛苦无穷。尤其是浅浅的海峡,读到“浅浅”二字,我们似乎瞬间感受到了来自诗歌的一种虹吸,一种纠缠,一种撕裂,读到了许许多多的审美快意,这就是诗歌的张力。

(三)背诵诗歌。

六、布置课后作业。

1、阅读余光中《乡愁四韵》《民歌》,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加以赏析。

2、模仿《乡愁》的格式,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首三段构成的诗歌。

教师歌教案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教师歌教案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